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实践教学中心

【身边的优秀党员教师】“红”在身边的辣椒明星——邹学校院士

作者:园艺学院    时间:2025-04-13

在辣椒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科研育种,带领团队深耕于田间地头,始终坚持科研一线。他全身心致力于产业发展,使一颗颗小小的辣椒也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院士。

(一)赋予辣椒深刻的意义

    邹院士本硕均毕业于湖南农学院,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邹院士和同事们就培育了以“湘研3号”“湘研5号”为代表的第一代新品种,后来又培育出了以“湘研10号”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品种。邹学校用科研赋予了辣椒新的生命,用产业赋予了辣椒深刻的意义,小辣椒“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实属不易,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们感到钦佩。浮生万象如山,光阴瞬息如海,邹院士从事辣椒育种工作已经40多年。刚开始研究辣椒的时候,他便说:“我们做科研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收集优异的辣椒种子资源。”因此逛菜市场寻找辣椒种子,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邹院士工作上勤奋负责,在外地出差时,第二天的清晨必定会在当地的蔬菜批发市场逛逛,寻找是否有新的辣椒品种,其足迹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不仅仅在国内,即使身处异国,也依然不能阻挡他对于辣椒的热情。在秘鲁出差时他偶然间发现,在一片田地上种植了一种外观鲜艳,适合市场流通,并且抗病性好的辣椒,他立即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他的团队快速找到了当地的老百姓,由于语言不同,他们与当地老百姓无法正常沟通,只能靠互相打手势,但当地老百姓还是很难看懂他们的来意。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工人,恰巧这位工人会说西班牙语。但是工人却告知那一片的辣椒并没有成熟,而他却知道秘鲁一个地方有这个品种的辣椒已经成熟,并且答应可以带着院士团队们去。因为有严格的程序,院士他们还是无法亲自进去观察。但由于院士强烈的兴趣,他先付给了那位工人一定的费用,希望那位工人可以帮忙带一点辣椒种子出来,送到邹院士所在的宾馆。邹院士在宾馆等了很久也不见那位工人送来,正当他感到无比的失落时,那位工人来到了宾馆并带回了院士心心念念的种子,这些种子对于他今后的科研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国内菜市场中寻找辣椒种子,还是在异国他乡发现辣椒新品种,都不难看出邹院士对于辣椒种子资源的热情。正是因为他的真诚与踏实,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创新。

    但研究出新品种后又面临辣椒生产成本高,辣椒价格贵,椒农利润少等问题。邹院士发现问题后,立马带领团队投入研究,发现用雄性不育株,代替人工杂交授粉能大大地降低辣椒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为了寻找合适的雄性不育株,邹院士与他的团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找遍全国各地,面对海量的工作依然坚持,最终发现了河西牛角椒不育株,致使辣椒产品价格下降,并且品质升高。最终,邹院士主持选育不同类型辣椒新品种100多个,推广面积1.2亿多亩,创制了3个辣椒骨干亲本,从此辣椒在育种之路上繁花盛开。

    21世纪初,智慧农业的概念在国内盛行,智慧产业化发展越来越快,仅仅高产并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的需求,邹院士讲道:“目前我和团队将培育重点放在适宜机械化采摘方面的品种,已选育出集早熟、干制率高、适合机械化采收等优势于一体的‘博辣红牛’等多个辣椒品牌,每亩可增收700元左右。”适合机械化采收的线椒品种朝天椒得以广泛推广。时代在变化,邹院士团队的育种方向也紧跟其后,始终工作在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因此这些品种在新疆的种植面积从10多万亩扩展至100多万亩,内蒙古也从几万亩扩种到三四十万亩。

    而在传统的育种方式之外,邹院士及其团队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太空育种。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与三名航天员一同开启太空之旅的,还有全国各地层层选拔出来的优质良种,由“辣椒院士”邹学校团队育种改良的樟树港辣椒便是其中之一。樟树港辣椒肉厚多汁,独具清香,口感佳,品质优良,这样“一步登天”的小辣椒产值已超20亿元。这些故事让我们深深敬佩,寥寥几句话的背后是他们昼夜忙碌的身影,是高温下仍埋头于大棚间的坚守,是邹院士顺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努力和改变,亦是经历无数次科研失败与茫然后的坚持。

(二)一颗闪亮的启明星

    出生在农民家庭的邹院士还心系农民,经常与农民一起深入田地,帮助农民们解决相关问题。湖南著名的辣椒之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兴隆场镇,曾遭遇一种未知的病害,危及上百亩的辣椒地,情况非常紧急。农民紧急求助邹院士,他便坐了两个小时的高铁,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到达后立马就与当地农民下田观察辣椒。最终邹院士发现当地辣椒患上了炭疽病,在他的帮助下救活了当地患病辣椒。


    在乡村振兴的洪流中,小小的辣椒还作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院士在与学生交流时曾提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产业而服务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广泛推广的品种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让农民过上好日子。”邹院士及其团队培育的系列辣椒新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以前只在华中、西南等区域消费的小小辣椒,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年种植面积逾3200万亩,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他是著名的辣椒院士,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他让莘莘学子明白了学农的最终目的,让他们看到了农业学科身披的责任和使命,使他们相信长久以来的风吹日晒终会有归处。乡村振兴的路途很长,但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紧跟邹院士的脚步,扎根乡野,埋头科研,只为了许多年之后,这个世界再无饥荒与贫困,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种田,而那些大山深处的孩子也能走向更辽阔的舞台。院士如同一颗闪亮的启明星,让我们看到的不止光环,更重要的,是农业农村广阔无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