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园艺学院 陈佳富)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3月23日,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站长、园艺学院蔬菜系宋勇教授和资源学院盛浩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赴益阳市泉交河镇祥云村,开展“木薯种植绿荒山,乡村振兴谋发展”春耕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祥云村地处湖南省益阳市泉交河镇,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木薯特色产业。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宋勇以“木薯种茎处理与北移栽培技术”为题开展培训,基于团队多年科研成效,聚焦木薯北移高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及木薯综合利用等核心技术,结合本土化种植实例进行系统地讲解。培训现场同步发放《木薯标准化种植手册》《木薯种茎处理防灾减灾技术》《木薯栽培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通过“技术图解+步骤分解”的可视化呈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规范,让参训农户真正掌握“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能。
木薯种茎处理与北移栽培技术培训现场
春寒料峭,难阻服务热忱。培训结束后,服务团队冒雨深入种植基地开展实地指导。在泥泞的田垄间,师生与村民共同开展种茎处理、播种覆土等实操,雨水浸透衣衫却热情不减。宋勇教授在劳作间隙感慨道:“我们既要教会技术,更要传递‘变荒地为金山’的发展信心。这些00后研究生用沾满泥土的双手证明,农业科研的价值就在祖国的大地上。”
宋勇教授与研究生团队进行现场栽培指导
在这实验室到田垄的实践中,园艺学子们助力农户破解木薯抗寒栽培、病害防控等技术瓶颈,在泥泞的田垄间践行科技报国理想,绘就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场景。
宋勇教授与团队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