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实践教学中心

园艺学院成功举办第100期园艺讲坛(博学讲坛)

作者:仇宇萱 张翼博    时间:2025-03-29

本网讯(园艺学院 仇宇萱 )2025年3月27日上午,园艺学院在第十一教学楼北539举办第100期园艺讲坛(研究生系列)。2021级蔬菜学博士研究生隋晓燕、2023级药用植物与资源工程博士研究生穆德添担任主讲人,刘峰教授、唐其教授应邀担任点评专家,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会。

隋晓燕博士以“辣椒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0.2的基因定位及功能解析为题作报告。研究团队运用精细定位技术锁定目标蛋白,证实该基因沉默或同源基因敲除均可引发花粉败育。研究取得两项突破:首次通过酵母双杂交与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基因与蛋白互作机制,鉴定出4个靶向该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因子,成功构建蛋白-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模型;创新创制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0.2与花青素调控基因MYB113双突株系,建立下胚轴显色标记鉴别体系,使苗期辨识效率提升80%以上,形成“基因标记-性状筛选-规模制种全链条技术体系,为辣椒雄性不育育种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穆德添博士聚焦《罗汉果甜苷Ⅴ合成与胁迫相关转录因子挖掘与分子机制研究》进行分享。针对甜苷V提取成本高的产业瓶颈,创新提出通过调控限速基因表达实现甜苷V在罗汉果叶片生产阶段同步合成的新路径。该研究实现双重突破:首次系统筛选出调控甜苷Ⅴ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提供规模化生产新思路;初步阐明罗汉果抗寒调控机理,为栽培技术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刘峰、唐其两位教授在点评中指出,研究既彰显了两位博士对学科前沿的精准把握,又科学探索了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高效栽培与产业化生产的实践路径,为学科创新发展带来新视野。

与会学子表示,讲座展示了分子育种技术解决产业痛点的实践路径,特别是从抗逆机制反向推导甜苷合成调控的研究思路极具启发性,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